公民課,IBM電腦的桌布還是那扇藍色的窗。
特意以人工製造且調和的藍紫色,讓我想起那聚賢聊天室,
所專設色碼;回憶且暫,
坐在前方那排男生,他們擁擠,互享的公民課本照樣是遺落在哪個角落。
但重點在於段考、期末考、高一學分得否與
一絲用於補作業匆忙中的歡樂,不強答便在課本塗鴉吧。

公民的內容有民主、道德、婚姻、設毀、大體的群眾。
討厭人群,我們迫於正面衝突而沉沒;而自始至終,
「我們」都只是「我」的藉口,意志逐漸漫生的自我與
竄流的詭異思路──偏差行為──行為、行動、心理、文化。
公民其實是『公眾人民共和國』吧

「消失在公允的場所」無狀態比起大串形容詞更有空白的吶喊,
收尾也不是回歸制式習慣的藉口。


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


我是公民小老師,曾經是、也曾經在公民課偷偷寫作業,
但無論如何在公民課聊天是不被允許,老師可是認真。

我是公民小老師,曾經是、也曾經好好地畫完一條條重點,
但無論如何公民內容對我而言太過複雜化且,現實。
討厭那樣的現實一如討厭「次文化」用法產生。

今天下午旁聽著課,想起早上和秤所辯之宗教,
意識流過高的文字算是這半年的小小註解;除了討人厭地
塞不進聯合國、也毫無興趣成為。這一定很糟糕。

還有拿筆寫和鍵盤打真的會成為完全不同的東西,
大嬸到底是怎麼刻小說的啊?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ea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